当前位置: 首 页>品牌故事>中国

采芝斋:”国糖“的百年故事

采芝斋  

  采芝斋糖果,苏州人老少咸知。

历史追溯

采芝斋历代掌门人与商标注册证

  采芝斋糖果,苏州人老少咸知。清同治九年(1870年),采芝斋创始人金荫芝(河南人),以五百个铜板的微薄资本,购置了熬糖炉子、小铜锅、青石台、剪刀等简陋工具和少量的糖果原辅料,在观前街73号原吴世兴茶叶店门口设摊。开始,只卖粽子糖,摊上搁一块"家住玄都东洙泗巷口小糖摊"的牌子,当众熬糖、剪糖。因剪出的糖块形似粽子,故名粽子糖。传说这种制糖技术源于《吴门表隐》所载明末的谢云山,故又称"谢家糖"。现做现卖一文钱两只的棕子糖,因其味道独特,做工也细,竟然远近闻名。

粽子糖

  金荫芝经十多年经营,积聚了一些资本,光绪十年(1884年),在其子金忆萱辅助下,于观前街72号(现生春阳一部分)自立店面,自产自销糖果、炒货、蜜饯,延续至今观前街72号原是采芝斋古董店,原店主夫妇平时与金荫芝常有来往,十分友善。夫妇俩后因年老无嗣,准备回宁波故乡安度晚年,于是将那一开间的古董店租赁权转让给了金荫芝。金氏移入后营业如鱼得水,除自产自销苏式糖果和炒货外,又增加了苏式蜜饯,营业日盛一日。但这时商店仍无正式牌号,来观前街的顾客原来只知此处是"采芝斋"古董店,故仍顺口相互传呼:到采芝斋买糖去。金荫芝即顺水推舟,把店招正式定为"采芝斋"。此后不久,隔壁王舜卿齿科搬迁,金荫芝又将店面扩大为二开间的中型商店,并把店务交给长子金忆萱主管。

秘制贡糖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病,苏州制造局选派苏州名医曹沧州进京为太后诊脉。曹把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奉慈禧助药,慈禧病情好转后,贝母糖也因此被列为"贡糖"。金荫芝自制一块四周雕有龙形黑底金字"贡糖"的牌子,挂在店门口,从此名声大噪。苏州城里到处流传着"采芝斋的秘制贡糖,治愈太后病”的神奇说法。

 
商标

  采芝斋贡糖能治太后病的说法名闻遐迩后,金荫芝趁势在宣传商标上大做文章。他专门请画家绘制"采芝图"作为商标。图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采药,提篮中装着灵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挂葫芦,暗示内装灵丹妙药,意味着采芝斋的糖果、蜜饯有药疗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长寿。从此,采芝斋是"半爿药材店"的说法又流传于吴地。 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苏式糖果,也在以采芝斋为代表的苏州糖果行业中开始形成。

走出国门

采芝斋糖果

  采芝斋的传统产品分为苏式糖果、苏式糕点、苏式炒货、苏式蜜饯、苏式咸味五大类,三百多个品种,一千多个包装。其中粽子糖、虾籽鲞鱼、奶油瓜子、枣泥麻饼、芝麻酥糖、奶油话梅等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苏州特产。采芝斋的产品是苏州风味的茶食小吃,口味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产品多以松仁、核桃仁、杏仁、瓜仁、芝麻等天然果料主要原辅料,辅以天然花卉为香料,精工细作加工而成。产品讲求色、香、味、形俱全。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以采芝斋的脆松糖、轻松糖、软松糖招待国际友人,采芝斋的苏式糖果也因此被誉为"国糖"。

  近年,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光临采芝斋的国际贵宾更是比比皆是,有新加坡前总统王鼎昌、日本富士通总裁大西 实一行、泰国副总理乍都隆等,特别是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夫人四次来采香斋购物,给苏州采芝斋带来了无比的荣誉和信心。

浏览: 次      



  •   本网站旨在传播弘扬世界美食文化,文章部份原创外其他故事源于网络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及内容不符,请及时拔打0754-88485995与我们联系更改或删除!


  • 最新推介
    • 云南高山野生竹笋

        在我国古代,唐诗是一种起源文化的另类代表,在唐诗的鼎盛时期过后便是宋朝的到来,于是便出现了宋词,当然宋词的出现是在唐诗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宋词却又发展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并且在宋词中会出现笋的身影,尤其是在南宋诗歌中会经常性出现,可以说是宋代诗词诗歌的一种创新变革,同时也反映出宋代诗人跟唐代诗人创作心理变化的不同以及心态的变化。 ...

    • 吃了那么多年永和豆浆,你却不知道“永和”在哪?

      说起台湾小吃,你想到的是什么?炸鸡排,芋圆,还是……永和豆浆?  虽然听起来没有前两者那么诱人,但对于大陆吃货来说,永和豆浆无疑是最熟悉的台湾小吃之一。豆浆油条,蛋饼饭团,都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工作日早餐。   台湾永和豆浆店里的小吃  前段时间,我们去了台湾,想尝尝当地的永和豆浆,吃起来跟大陆是不是一样。没想到,竟然扯出永和豆浆的一系列身世秘密——  “永...

    产品推荐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ADD

    中国·广东

    15362309995 0754-82553777

    地址:中国 · 汕头